中國最有名的18款包子—四川龍眼包子
龍眼包子是長江中下游一帶最具特色的一道主食,因其形如龍眼而得名。那面皮白如雪,是將面團發酵后再加上白糖和豬油揉勻而制成的,用手摸起來就象綢緞般光滑細軟;內餡則是選購了豬肉的前夾后腿肉,用刀細細剁成肉沫,再加入各種調料,和燉湯所得的濃醇雞汁以及山珍佳品的蘑菇,混合后攪拌成香氣四溢的肉餡。入口留香,那滋味就別提多鮮美了。
特色:皮薄軟韌,皮酥軟韌,形如龍眼,咸香鮮美。
龍眼包子是長江中下游地區較具特色的主食之一,是以面粉、豬肥瘦肉、小蘇打等為原料,經蒸制而成的一種特色包子。其特點是皮薄軟韌,餡大爽嫩,形如龍眼,咸香鮮美。 廚師之家www.thgyel.com
原料:
面粉500克,豬肥瘦肉400克,荸薺75克,姜末20克,紹酒、醬油各15克,精鹽3克,味精2克,胡椒粉0.5克,白糖12克,小蘇打4克,麻油10克,熟豬油50克,鴨湯100克。
制作方法:
(1)將面粉放入容器內,加入清水和勻成軟硬適中的面團,靜置發酵。
(2)豬肉洗凈,瀝去水,剁成茸。荸薺洗凈,削去外皮,剁成細末。
(3)將豬肉茸放入容器內,加入鴨湯攪勻,加入姜末、醬油、紹酒、精鹽、味精、胡椒粉、麻油攪勻,再加入荸薺末拌勻成餡。
(4)將小蘇打用溫水10克溶化,揉入發酵的面團內,再加入白糖、熟豬油充分揉勻、揉透。 廚師之家www.thgyel.com
(5)將面團搓成條,搓成均勻的小劑子,按扁搟成圓餅皮,放上餡,收口捏成砰邊形的包子生坯,以每10個為一組擺入小竹籠內,入蒸鍋內用大火蒸制熟透,取出即成。
提示:
豬肉茸內加入鴨湯后,要用筷子順一個方向充分攪勻上勁呈稠糊狀。
熱門精品廚藝教程推薦:
老濟南把子肉 正宗原汁燉牛肉 涼皮商用教程 果香雞柳棒 正宗麻椒雞商用技術 廚師寶典 夜市新寵芝士黃金薯 網紅臭豆腐技術 驢肉火燒技術 柳州螺螄粉配方 蟹黃鍋巴雞技術 秘方排骨米飯 正宗臺灣鹵肉飯 可真正商用的包子技術 正宗新疆椒麻雞 醬香米線 鍋巴土豆 香辣肉醬面/米線 臺灣牛肉面 單縣羊肉湯 襄陽牛肉面 楊國富麻辣燙 秘制紅燒肉 麻辣串炸串 青一色特色菜 酸辣粉技術 黃燜雞米飯 千里香餛飩 棗莊辣子雞 重慶麻辣魚 牛雜湯 淮南牛肉湯 麻辣香鍋 過橋米線/砂鍋米線土豆粉 安徽牛肉板面 ...更多
該內容由用戶「風吹麥浪」發布
本站僅提供網絡存儲空間,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或內容有誤請及時與我們聯系,以便可以立即刪除或修正;
本站對此類由用戶上傳的資料無法驗證真實性,請謹慎甄別使用;
本站為該資料建立有專屬討論區,尋求幫助、發表看法、分享心得或試做體會都可以在討論區交流,希望大家可以在交流中探討廚藝、發掘亮點、去偽存真、提升資料價值。
廚師之家建議您這樣學習:
猜你喜歡
-
這款蔥香油使用蔬菜料和香辛料合理搭配熬制而成,可以為多種小吃提味增香,尤其是可以用作包子、水餃的料油,以及炒菜時代替明油使用,效果非常好...
-
這款包子技術解密了各加盟品牌包子的秘制料粉,使得餡料味道悠遠,不同凡響,做出的成品肉餡軟嫩飽滿但不失滑彈,對于商用中保持面皮完整美觀和便于外賣帶走都極為適用...
-
成都名吃韓包子,最早是由1914年溫江人韓玉隆在成都開設的“玉隆園面食店”,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歷史。因其主銷的包子格外鮮美,而在市內聲名大噪。后來其子接替經營,創制出“南蝦包子”、“火腿包子”、“...
-
德園始建于清光緒年間,原為一姓唐的業主開辦的夫妻店,名字取自《左傳》中“有德則樂,樂則能久”之意,遂名“德園”。后來在民國初年,由幾位官廚集資入伙,盤下了幾經易手的德園,早前是以經營官府菜為主。后...
-
“白運章”包子鋪開于1924年,鋪名就是經營者白運章的本命起的,在保定提起白運章包子就如同在天津提起“狗不理”一樣遠近聞名。白運章包子用料講究,牛羊肉必須是鮮嫩的脊背肥瘦相宜的花糕肉,并且定點購用...
-
慶豐包子鋪始建于1948年,最開始僅是一家普通的小飯館,只因所營包子口味地道,后來便專營包子同時打出“慶豐包子鋪”的招牌。而北京的慶豐包子名號絲毫不比“天津的狗不理”遜色。而好“這口兒”的不光是平...
-
九園包子誕生于1937年重慶的較場口。因含香茴甜、醬香濃郁的包子餡和略帶回甜的包子皮很快獲得了食客們的首肯,從而聞名全國,九園包子也自然而然的成了一道有名的川式點心。在主城區消失十多年后,2011...
-
羊眼包子因形似羊眼,故而得名。羊眼包子是回民飲食中的佳品。在回族人的三大節日:開齋節、宰生節和圣紀節中都必備有羊眼包子。傳說康熙皇帝曾喬裝打扮前往回民地區去品嘗小吃,就覺得羊眼包子非常好吃,于是下...
-
一品包子是河南開封的著名面食,是從宋代的“太學饅頭”發展而來的,至今已逾千年。在民間又稱之為“發面包子”。在開封城做包子的歷史相當悠久,早在北宋時期,就已是一種十分普及的食品了,而到北宋第六個皇帝...
-
破酥包子在昆明流傳較廣,它與一般的包子有所不同。做法是在發制面粉時揉合得十分稀,在案板上攤開后,均勻地涂上一層熔化了的熟豬油,再從一端卷成筒狀切成小段,壓扁后包入火腿白糖餡心或冬菇鮮肉餡心,放入蒸...
-
利津水煎包利津水煎包始于清代,揚名于民國年間,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據傳早在清朝光緒年間,利津縣城和各大集鎮,就設有很多制作水煎包的店鋪。當時,在全縣小有名氣的是鹽窩鎮尚家村制作的水煎包。后到了...
-
三丁包子是揚州的名點,是富春包子中最有名的一味。它以面皮潔白如雪、口感軟中帶韌;內餡精細鮮美、口感鮮香有味而取勝。所謂“三侗,即以雞盯肉盯筍丁制成,雞丁選用隔年母雞,既肥且嫩;肉丁選用五花肋條,膘...
-
叉燒包是廣東具代表性的點心之一,是粵式早茶的“四大天王(蝦餃、干蒸燒賣、叉燒包、蛋撻)”之一。做法是以切成小塊的叉燒,加入蠔油等調味作為餡料,再以面粉包裹制成包子,上屜蒸熟。叉燒包一籠通常為三至四...
-
烤包子是新疆人民極為喜愛的一道美食,現在也儼然成為新疆旅游業的一張美食名片。新疆的烤包子面皮是用的死面,不需要發酵。將面皮搟薄后,四邊折合成方形。包子餡用羊肉盯羊尾巴油盯洋蔥、孜然粉、精鹽和胡椒粉...
-
南翔小籠包是南翔鎮的傳統名產,原名南翔大肉饅頭。由日華軒點心店主黃明賢創始于清代同治年間,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后來旅滬的南翔人邀請黃明賢到上海城隍廟開設南翔饅頭店和西藏路上開設古猗園饅頭店,掛...
-
風味獨特的灌湯包子已有百年歷史,是開封著名食品之一。據說最初源于北宋在京第一的山洞梅花包子。從那之后,灌湯包子便在開封流傳下來。后來,名廚黃繼善創辦“第一點心館”,主營灌湯包子。他將灌湯包子的制作...
-
靖江蟹黃湯包是中華六大名包之一,創于何時現已無法考證了。不過,據民間傳說,至少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蟹黃湯包以其滋味鮮美、叫絕的做工而深受大江南北美食家們的青睞。靖江湯包作為地方一絕,常被用來招待...
-
狗不理包子獨具特色,不僅僅作為“天津三絕”之一,更是以其味道鮮美、樣式獨特而譽滿全國,名揚中外。它始創于公元1858年清朝咸豐年間,乳名叫“狗子”的高貴友經營著一家名叫“德聚號”的包子鋪,他家賣的...
-
白菜醬肉包子材料:肉,大醬,香油一勺,味精,蔥,姜,大白菜,香菜做法:1.拌餡:俺家就是肉(七分瘦,三分肥)切丁,大醬(不用放鹽,咸味夠了)油,一勺香油,味精,切些蔥姜末一起拌勻。2.菜肉不急著混...
-
原料:面粉、酵母、水、紫薯、黃心薯、糖、淡奶油。1.酵母用50ML溫水(30-35度)化開,將面粉、酵母水、清水混合揉成光滑的面團蓋保鮮膜發酵2小時左右,紫薯和黃心薯蒸熟,去皮裝入保鮮袋用搟面杖壓...